如何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信息来源: 健康报3月18日
浏览次数:504
日期:2005-03-19
自2004年冬季以来,我国安徽、江苏部分地区出现了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简称流脑)疫情,为此,卫生部出台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诊疗要点》,为全国流脑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由于流脑临床
表现复杂,实验室工作又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很多人对流
脑的认识较为片面,影响了流脑临床诊治和防疫工作。
弄清与流脑诊断有关的几个概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脑膜炎双球菌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的病原是脑膜炎奈瑟菌,又称
脑膜炎双球菌。在临床工作中,有些患者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症
状很轻,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败血症,甚至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
与败血症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大片皮肤坏死、肢
体坏疽等,其脑脊液检查正常或接近正常。这些流脑患者没有脑膜炎
表现,称之为流脑不甚妥当。现代观点认为,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统称
为脑膜炎双球菌病较好,这样就可以涵盖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上
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脑脊髓膜炎等各种表现。
★上呼吸道感染与上呼吸道感染期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后,接近10%的人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经抗
菌治疗迅速恢复。在典型流脑发病过程中,不少病人也是首先出现上
呼吸道感染表现的,如低热、咽痛、咳嗽等,然后发展到全身。这种
上呼吸道感染表现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期,也叫前驱期。此期一般1~2
天,症状较轻,易被忽略。
★败血症与败血症期
与上面一个概念相同,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后出现高热、寒颤、头
痛、精神萎靡、全身瘀点瘀斑等败血症表现,如果未进一步出现脑膜
炎表现,则诊断为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进一步发展为脑膜炎的,诊
断为流脑。该患者的败血症属于流脑的败血症期。此期一般1~2天,
也可以与脑膜炎同时出现。
在流脑败血症患者中,部分病情严重,出现休克,甚至并发播散
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这种情况应诊断为流脑暴发型中的
休克型。
★脑膜炎、脑炎、脑膜脑炎
脑膜炎的本质是脑膜和脊髓膜的化脓性炎症,病变部位在软脑膜
和蛛网膜,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脑膜刺激征(颈
项强直等)阳性。出现典型脑膜炎表现者,应诊断为流脑普通型。
脑炎属于脑实质炎症,是神经细胞损伤,表现为抽搐、惊厥、昏
迷、锥体束征阳性。流脑患者在脑膜炎基础上出现脑炎表现称为脑膜
脑炎,诊断为暴发型流脑脑膜脑炎型。
如果患者兼有脑膜脑炎和败血症休克的表现,则诊断为暴发型流
脑混合型。
如何诊断流脑
疑似病例 诊断标准包括:
1.流行病学史。流行病学史中,季节较为重要,流脑患者多集中
在冬春季。健康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流脑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后,
传染性迅速消失,所以临床上很少遇到有流脑患者接触史的患者。由
于流脑疫苗亚群的局限性,流脑疫苗接种史也仅有参考意义。
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中,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表现意义很大,
因为仅有上呼吸道症状很难考虑到流脑的可能性。
3.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表现,包括颅压增
高、脑脊液混浊、白细胞计数在1000×106/L以上、多核细胞为主、
蛋白质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等。
血常规白细胞检查简便、快速,非常重要。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有助于首先确定细菌感染的诊断,再进一步
考虑到脑膜炎双球菌的可能性,这对治疗的指导意义很大。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者,如果再出现皮肤、黏膜
瘀点、瘀斑,就可以做出临床诊断。出现口唇疱疹对流脑的诊断也有
参考价值。
确诊病例在临床诊断病例的基础上,找到脑膜炎双球菌的病原学
证据,可以确诊为流脑。
流脑的病原学诊断
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如果从脑膜炎或败血症患者的组织液、血
液或脑脊液中检测到革兰染色阴性球菌,就考虑为脑膜炎双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病原学检查方法包括:
1.涂片:取皮肤瘀点处的组织液或离心沉淀后的脑脊液做涂片染
色,找到革兰染色阴性球菌为阳性。
2.培养:取患者血液或脑脊液进行培养。脑膜炎双球菌阳性,可
以确诊,还可进行分群鉴定。
3.血清免疫学检查:目前尚缺少成熟稳定的流脑抗体IgM检测手
段,急性期与恢复期IgG抗体升高4倍以上可确诊。
4.脑膜炎双球菌抗原检测:查出脑膜炎双球菌抗原,可以早期诊
断。
5.PCR核酸检测。
目前前两项是临床的常规检查手段。北京地坛医院、中国CDC、
北京CDC正在共同进行后三项检测的研究。
北京地坛医院副主任医师陈志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