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主任 陶勇
中国环境卫生协会公厕建设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原主任 孙杰
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马军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秦恩强
厕所是五谷轮回之地,是每个人一天要出入很多次的场所,可出门在外,我们常会经历因内急匆匆冲进厕所,结果却被里面的脏乱臭吓出“内伤”,仓皇而逃的窘态。尤其在中国,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当下厕所环境问题实在堪忧,亟需开展一场厕所革命了。
掩鼻憋气内心挣扎
中秋小长假期间,本报多名记者分赴吉林、内蒙古、甘肃、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在乡村农家、景区、高速路服务区,城市酒店、健身房、医院等公共场所,观察体验了各种如厕尴尬。
乡村旱厕随处可见。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塬乡政府办公区域内有一处公厕,一进厕所,一股恶臭袭来,苍蝇扑面飞出,地上尿渍未干,蹲坑中的粪便已经堆满,白色的蛆虫慢慢爬出,让人作呕。马师傅是附近饭馆的老板,他告诉记者:“这边就这一个公共厕所,店里吃饭的顾客都用这个。”当问到厕所多久清理一次,马师傅表示,具体不知道,有时粪便堆太多,就只好去远点的地方,或者就地解决。在河南省安阳市水冶镇,传统旱厕几乎每家都用,在东北农村地区,更是家家都用旱厕,因为养猪普遍,人厕直接与猪圈排泄池打通,臭气熏天。到了冬天,尿液结冰,如厕让人胆战心惊。
景区如厕憋口气。在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跑马场景区前,工作人员特意强调,进门前最好去趟门口的卫生间,因为这是景区最干净的一个。可记者进去后,简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每个蹲便里都堆满大便,恶臭难耐。男士卫生间没有小便池,不得不在大便池撒尿,小便冲大便,让人无法直视。大便不冲,有游客素质的问题,也有设施简陋的问题。记者按了一下冲厕把手,有的有水,有的没水,亟待修理。上完厕所,不少游客红着脸走出来,一问原来是嫌里面太臭,憋气憋的。
城市公厕味难闻。乡村、郊区的公厕通常是开放或露天的,写字楼、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公厕多在封闭空间。张先生喜欢健身,他向记者抱怨,北京朝阳区光华路某健身房卫生间臭味大,还紧邻泳池,熏得人每次游泳只能游半程。北京西单明珠商场地下一层的卫生间污垢很厚,且年久失修,隔间门有的关不上,有的则没有,女顾客对此很是尴尬。在一些医院,记者看到卫生间地面上有一些血迹、积垢、痰迹等,一些市民表示,来到医院闻着味就能找到厕所。
如厕小事关系大民生
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厕所空间虽小,但并不是小问题,“判断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则要看厕所。”公厕管理意义深远,从个人来讲,在什么环境下如厕关系一个人的健康和尊严。试想,脏乱差的公厕,如何能保证如厕者的健康和隐私。从社会角度讲,公厕干净与否直接影响人们对这个地区,甚至国家的评价。再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会因一个让人掩鼻步急的厕所而黯然失色。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考察调研时,得知当地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的旱厕,便再次强调了“厕所革命”的意义。虽然,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公厕无论从普及率还是干净程度,都有了很大进步。但即便这样,我们还是要看到其中的不足,比如,目前我国城乡公厕卫生环境、设施存在巨大差距。
厕所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更影响着民众的健康。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秦恩强表示,由于人体排泄物里残留许多病菌、病毒,厕所也就成为最容易传播疾病的地方之一。尤其在一些清洁不当的厕所里,通过接触坐便器、冲水把手、洗手池,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不洁的厕所还会导致一些肠胃道疾病,常见的如霍乱、痢疾、伤寒等。马军还表示,如果厕所管理不到位,不能对排泄物进行严格、安全的收集和处理,还会造成环境和水污染,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群健康。
意识和管理都还欠缺
事实上,“厕所革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掀起。当时的“两管五改”爱国卫生运动就提出要管水、管粪、改厕所,重点改造农村厕所。上世纪90年代,改厕工作纳入“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定”。从2004年至2013年底,中央为此投入82.7亿元,改造农村厕所2103万户。
但这个成绩单并不代表我们做的就合格,而且很显然,革命尚未成功。
陶勇认为,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以及陈旧观念影响,农民落后的生活习惯依然存在。相当一部分农户家中还是用旱厕,有农民觉得把厕所搬到屋里不卫生,还有人不习惯用马桶。一些农民没有按照要求使用三格式卫生厕所,粪便达不到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农村改厕工作由卫生部门转给住建部,与危房改造相结合,继续推进。国家投入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好改的、能改的早就改了,但一些西部山区还存在较大的难度”。经过多年建设,我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虽有很大改观,但与游客要求和国际旅游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旅游厕所问题尤为突出,数量过少、质量低劣、分布不均、管理缺位。尽管有一批厕所已提升档次,但是大面积看仍然脏、乱、差。在很多城市,厕所建设还没有纳入城市规划环节且卫生水平不高,水电耗费严重。
孙杰说,城市厕所环境脏乱差,最大问题是管理不够。包括管理标准不到位,管理意识不太强,导致保洁的频次、质量都与市民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其次是市民在使用时珍惜程度不够。虽然故意破坏公厕设施、偷拿厕纸的现象少了,但毕竟不是自己家里的厕所,大家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很随意,比如尿在外面,小便池下面几乎都有一滩水,大便可能弄在便池外,无意识造成的污染还是很多。
人人都是厕所保洁员
谈及厕所革命的关键环节,陶勇认为,改变老百姓的观念最为重要。“中国人讲究吃,重视‘进口’,却不重视‘出口’,认为厕所就应该是脏的。但我认为,应该把厕所建成最干净的地方。”陶勇说,所谓“革命”,就是要从理念上进行改变,让中国人重视厕所的建设和管理,让农村老百姓接受这一理念。“改厕花不了多少钱,变习俗才是推广农厕改革的关键。”
针对城市公厕管理,孙杰认为,标准统一是关键。目前公厕建设标准已基本明确,从国家到基层都已有非常细化的规范标准,但管理上的标准还不够详细,应出台相关的“公厕日常管理保洁标准”,将各种指标细化。上级部门定期进行卫生大检查对公厕管理也有促进作用。另外,该政府管的由政府承担,该企业负责的由企业负责,厕所管理要明确责任主体。
马军认为,公厕设置方面也要尽可能达到“干净、卫生、私密”的标准。首先,厕所内应无蝇虫,基本无臭味,地面无积水、痰迹、烟头、纸屑等杂物,便器内无污垢。其次,为防止通过触摸门把手、水龙头等公用设备传染疾病,公厕最好实现自动化,比如冲水、水龙头出水都采用感应式。这点很多大城市都做得不错,但普及率还差一些,今后应继续推广。再次,如厕是人们较为隐私的行为,公厕要设置隔断和门。此外,人性化也是我们以后要努力的方向,比如给残疾人和老人准备专用坐便器,并安装扶手,设置挂衣钩、母婴室等。
“要实现以上目标,应从两方面着手:管好、用好。”马军说,一方面,厕所要有专门的保洁员,进行日常的清洁、消毒和维护工作,并有专人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管辖厕所的管理部门应对此有所作为,并适时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使用者也要文明如厕,遵守基本的道德素质,比如要做到便后冲水,不乱扔纸屑、杂物;不贪小便宜,将公共厕纸、洗手液等作为私用,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健康的如厕环境。
孙杰呼吁,全社会要加强宣传,提高厕所保洁意识,人人都做保洁员,不要在潜意识认为厕所就是个“藏污纳垢之地”,要像爱护自己家的环境一样维护公厕环境。对于破坏行为,一旦抓到应予以相应处罚,不能姑息纵容,这样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