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控疟 关口进村
信息来源: 健康报
浏览次数:444
日期:2006-10-25
疟疾,这个由蚊子传播的寄生虫病疫情近年呈反弹趋势,我国2003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实际病例数可能超过74万,其中安徽省已经连续6年发生较大幅度回升。在近日举行的“安徽科技论坛——公共卫生与和谐社会分论坛”上,安徽省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建军提出,实行疟疾防控关口下移,将防控第一线放在村级卫生机构,是控制疟疾疫情蔓延的重要环节。
曾是重流行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安徽省曾发生疟疾大流行,病人多达上百万。后经过各级卫生防疫部门的不懈努力,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疟疾病人递减,1999年最低时全年仅有814例疫情报告。一些曾经的高发区,至今40岁以上的村民仍能背诵当时防治疟疾顺口溜:“疟疾蚊子传,吃药不要钱;得了疟疾病,快找卫生员;药是政府发,关怀咱社员;连服8天药,今后永不犯。”
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当地的疟疾疫情连年反弹。2005年,安徽省网络报告疟疾病人15681例,发病数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报告病例数的38.84%。今年1~8月,全省又报告11013例,较上年同期上升了91.76%,疫情主要集中在沿淮和淮北地区,呈高度散发状态。据专家调查,当地的疟疾以长潜伏期初次发作为主,即患者被阳性蚊虫叮咬后,经过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发病,这就很难对这些病人进行规范治疗。
多原因导致疫情回升
为什么在经过多年的防控后,疫情出现快速回升呢?专家分析,这与多项原因有关。
——按蚊孳生地扩大。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河网纵横,沟塘广布,2000年以来当地降雨量偏多,疟疾传播的媒介中华按蚊孳生地扩大,蚊虫密度回升,加快了疟疾在当地的传播。如涡阳县的疟疾病例主要集中在涡河两岸,蒙城县的病例主要集中在芡河和淝河下游,丰富的水情使得蚊子大量繁殖。
——生物屏障遭到破坏。沿淮、淮北地区多为平原地区,适合机械耕种,近年来随着机械化耕作的加快推进,大牲畜急剧减少,有效的生物屏障遭到破坏,村口田边路旁青草繁茂,增加了人蚊接触的机会。
——不良卫生习惯依旧。沿淮、淮北地区农民住房习惯设计成采光、通风不良的结构,三面无窗,夏季因室内闷热而习惯露宿室外,且很少有人使用蚊帐,人蚊接触机会增加。
——传播链条没有切断。有关部门现场调查显示,疟疾病人从发病到治疗的平均时间是7.6天,这意味着病人在接受治疗前,有丰裕的时间通过蚊虫叮咬将疟原虫传播给其他人。由于对疟疾的忽视,很多病人在几次反复发热后,想起可能是疟疾才去治疗,此时可能已经导致疫情传播。
——农村公卫“网底”破坏。当地村医基本上都是个体行医性质,村医从事防疫工作均无报酬,导致他们开展休眠期根治对象摸底、送药上门等公共卫生工作缺乏积极性,且部分村医弃医外出打工,造成村级卫生空白。
抗疟药发到村
安徽省卫生部门认真分析了疟疾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后,提出了明确的防控对策,那就是将疟疾防控的关卡从过去的乡级下移到村级,及时发现病人并对病人进行规范治疗,同时严厉禁止使用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的“奎宁针”,科学地开展休眠期根治。
2005年8月前,按照原来的抗疟药品管理规定,全省的抗疟药品都集中在县、乡两级,有的地方还规定村医不能对疟疾进行治疗。但病人在村里,最了解病人情况的是村医,县、乡两级疾控部门掌握着医疗资源,却无法知道患者的情况。往往是患者几次发作后,再到县、乡医疗机构就医,而此时疫情可能已通过蚊虫的叮咬向周围扩散。
如今,省卫生厅明确要求疟疾高发区要将抗疟药品下发到村,低发区要将药品下发到发病村,直接由村医在患者周围血中还没有出现疟原虫配子体或配子体数量较少时就实施抗疟治疗,从而减少按蚊感染的数量。安徽省还和全球基金项目合作,针对防疟工作中存在的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开展了相关的技术培训,同时确保村医的劳务补助。
与此同时,在疫区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也是应有之义,要求村医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宣传,发现可疑病例抓紧治疗。通过教育部门在学生中传播防疟“三字诀”,要求病人在患病期不露宿,家中使用蚊帐,减少人蚊接触机会;提高群众的防疟意识等,从而尽快将疟疾疫情控制住。
(载《健康报》,冯立中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