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民众双重忽视,海南3成农民感染钩虫病
信息来源: 光明网
浏览次数:474
日期:2005-05-16
最近的一次全国性普查显示,海南全省钩虫病的平均感染率为33.17%,为全国最高,据此估算,海南省188.13万人受这种疾病的困扰。
在海南,防治钩虫病的工作一直在继续。但当地医务工作者坦言,由于钩虫病不容易死人,导致政府和民众的双重忽视,使钩虫病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或控制。
除了农民的观念问题外,资金的缺乏也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海南的钩虫病高发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最近,中国红十字会决定在海南省万宁市建立试点进行钩虫病治疗。
65岁的吴文英弓着腰,哆哆嗦嗦地扫着家里的地。村里80来岁的阿婆还能下地干活,但吴文英只有观望的份。20年前,吴文英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最多在自家屋里干些杂活。
吴文英是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道崇村的村民。在此前很长的时间里,她精神不振,体重不足70斤,重度贫血,且早早患了佝偻病,但她一直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在2000年的一次试点普查中,吴文英被发现感染了钩虫、蛔虫等寄生虫病,她属于严重感染寄生虫病的病人。
像吴文英这样的重度钩虫病患者,在海南省为数众多。根据最近的一次全国性普查,海南全省钩虫病的平均感染率为33.17%,为全国最高,据此估算,海南省567.17万农民中,188.13万人受这种疾病的困扰。
在海南,防治钩虫病的工作一直在继续。但当地医务工作者坦言,由于钩虫病不容易死人,导致政府和民众的双重忽视,使钩虫病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或控制。最近,中国红十字会决定在海南省万宁市建立试点进行钩虫病治疗。有关专家认为,这或许可为中国钩虫病的防治打开一扇窗户。
钩虫病之害
钩虫病是世界上广泛流行的寄生虫病,我国多流行于黄、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为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北方多见十二指肠钩虫,南方多见美洲钩虫。
历史上,钩虫病一直肆虐我国农村,但从未得到过有效防治。最近的一份关于钩虫病的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居民钩虫感染率降到6.12%,但由于气候和经济条件等的不同,在局部地区,比如海南仍然非常严重。
钩虫是一种“吸血”的寄生虫。在钩虫的唾液里有一种抗凝血剂,在它附着的人体部位,血液不能凝结。如果虫子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这最初的寄居点还会不断流血,造成严重的缺铁性贫血。
钩虫感染对人体构成严重危害。幼虫侵入皮肤,初有奇痒和烧灼感,继而出现小出血点、丘疹或小疱疹,抓破后可继发感染。感染后3-5天出现咳嗽、喉痒、声嘶等,严重者出现干咳和哮喘发作。
成虫所致的钩虫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及大便隐血或大便带鲜血,部分病人有异嗜癖,比如喜欢吃土。儿童重症患者,可有生长、发育障碍,智力减退,性发育不全,侏儒症等表现。成人患者常有闭经、阳痿、性欲减退、不育等,严重感染的孕妇引起早产、死胎等。
海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善青说,教科书里关于钩虫病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有数据支持,国外也有类似的调查,但海南方面并未就此作过调查,但可以肯定钩虫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影响人的发育和活动能力,最终会导致人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能力的降低。
钩虫病为何高发
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光着身子,在村里的土路上走来走去。他的伙伴们,基本上全部赤脚行走,只有半大的孩子才会穿上一双拖鞋。
这里是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镇什购村,一个黎苗少数民族村寨。根据官方调查,这里的钩虫病感染率为58%以上。而一位医生的估计可能在90%以上。
按医生们的看法,感染上钩虫病的原因很多,而光脚走路就是感染链上的重要一环。钩虫在土壤里完成孵化过程,因此土壤的感染率非常高,这导致只要皮肤直接接触到土壤,就有可能被感染。
除土壤接触,粪便也是钩虫病感染的途径之一。钩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若粪便未经处理而施入田中,虫卵可进入泥土,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虫卵24小时便能发育为杆状幼虫,再经5-6天时间,发育成为丝状幼虫。
丝状幼虫是天生的游泳高手,只要有潮湿的环境,就可以游到各处,尤其是早晨的露水中。这时人的皮肤只要接触地面或者菜叶,幼虫即可钻入皮肤。
五指山市卫生防疫站办公室的黄主任说,当地农民知识缺乏,往往把钩虫咬的伤口认为是蚂蚁或者其他小虫咬的,并不在意,孰料已被钩虫感染。
医务界对钩虫病在海南的高发原因有着近乎一致的看法:一是气候适宜寄生虫生长;二是当地村民的卫生习惯,往往整村只有一间厕所,无人打扫,时间一长必然废弃,村民便会随处拉大便,造成土壤严重感染。
“村民方便的时候,猪就在后面拱,这是典型的粪便污染环境的例子。”文健夫说,他认为,卫生习惯好了,可以弥补条件的不足;而习惯不好,则会加剧环境的污染。
“贫困病”
低保补助。但由于没有劳动能力,40元的补助并不能改善吴的生活。吴文英说,她在2000年确诊之前好长时间里发现自己大便里有虫,但从来不知道这会造成多大影响,因此一直没有去医院检查。“没大病,只是无力,去什么医院啊,穷。”吴文英说。
“这确实是一种贫困病,越穷的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