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区居民卫生防病知识 - 安徽省预防医学会
欢迎访问安徽省预防医学会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位置: / 网站首页 / 科普博览
洪涝灾区居民卫生防病知识
浏览次数:703 发布时间:2007-07-15 [字体: ]

一     预防中暑

一、引起中暑的原因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引起体温调节障碍引起。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在高温环境中或日光直射下,当周围温度超过32℃时,就可能发生中暑。
2、在气温过高,甚至超过人的体温时,如果没有做好防暑工作,或活动强度太大、时间太长,人体内不断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体内热量越积越多,身体就无法调节,就会发生中暑。
3、头部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脑组织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也会发生中暑。
二、中暑的症状
根据症状轻重的不同,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表现为口渴、轻度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
先兆中暑症状加重,脉膊快而细弱,血压下降,恶心或呕吐、胸闷,呼吸困难时,就发展为轻度中暑。
重症中暑会出现昏迷、高热、痉挛直至死亡。
救护中暑病人最重要的是帮助病人脱离高温环境。
三、中暑病人急救方法
发生中暑时,首先应使中暑病人离开热源或烈日直晒的地方,迅速转移到荫凉、通风处平卧休息。并松开病人的衣扣,用冷水毛巾或包裹冰棒的毛巾敷在病人头部,用凉水擦洗病人腋窝等处,以加快散热。如因室内通风不好而中暑,可用扇子或电扇吹风,使室内空气流通,以帮助散热。同时给病人喝清凉饮料,并口服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丸解暑。一般先兆中暑、轻度中暑的病人,经上述处理,多休息一会儿,便会很快恢复健康。
对中暑较重的病人,在作上述处理的同时,应及时送到医院去治疗。
四、怎样预防中暑
1、夏季应避免阳光直射头部。在烈日环境下外出时,要戴遮阳帽。
2、夏季的衣着宜选择浅色宽大的衣服,以便于通风,散发体热。
3、夏季安排劳动、活动及锻炼,应尽量避开中午最热的时间(中午12点至下午3点),并注意每次活动的时间不要太长,不要过累,要间断休息。在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安排在烈日下活动。
4、当气温较高时,应注意室内通风。特别是居住在庵棚的人,一定要使庵棚通风,并可在地上洒些水,以帮助降温。
5、在炎热的环境中,应当多喝水;如果大量出汗,应当喝些盐开水或绿豆汤等,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每次喝水不要喝得太多,可以多喝几次。必要时,可以服用一点人丹、十滴水等药物。
6、在炎热的环境中,要注意休息。不要长时间坐着不动看电视、看小说、做作业。要注意保证足够的睡眠。
7、在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耐热能力

 

二  被蛇、蜈蚣等动物咬螫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被蜂、蛇、蜈蚣、蚂蝗等动物咬伤、螫伤后,轻者局部痒、疼痛、皮肤过敏,重者全身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被蜂、蝎子、蜈蚣螫伤后,若伤口里留有螫刺应先将它拔除。蜂类、蝎子、蜈蚣的分泌物一般为酸性,被螫伤后可用3%的氨水或5%的苏打水、肥皂水、食盐水等冲洗伤口。如果有蛇药,可用温水溶化后涂于伤口周围或用六神丸研沫湿敷,也可用大蒜或生姜捣烂取汁敷在患处。
被蝎子、蜈蚣螫伤严重,还应当在伤口上方约2~3厘米处用布条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并且尽快用拔火罐把毒汁吸出,或者用手把毒汁挤出。同时及早送到医院治疗。
被毒蛇咬伤后,切勿惊慌失措。要立即用止血带扎紧伤处上方,防止毒汁向全身扩散。同时尽量挤出或吸出毒汁,尽快使用蛇药,并将受伤的肢体放低。若是四肢被咬伤,立即在伤口的上端扎一根止血带。若是咬伤手指,止血带扎在指根;咬在前臂,应扎在肘关节上方;咬伤小腿,应扎在膝关节的上端。没有止血带时,可用手帕、绳子、裤带等代替使用。结扎时不宜勒得过紧,时间也不宜太长,每隔30分钟必须放松1~2分钟,以免远端肢体坏死。同时要立即对伤口清洗消毒。如有明显留下牙印,可用手挤压伤口使毒液渗出;也可用小刀把伤口皮肤切开呈十字形,用口反复大力吸出伤口的毒液,边吸边吐,边用清水漱口。口腔黏膜破溃者,不能进行吸吮,以防中毒。在伤口周围,还可以用针点刺,放出含有毒素的血。有蛇药时尽快涂在伤处或服用。中毒严重者,在应急处理的同时,要尽快送医院救治。
被蚂蝗叮住后,千万不要硬行拔掉。因为蚂蝗吸盘紧附着在皮肤里,容易将其身子拉断。蚂蝗吸盘留在皮肤里,可造成感染。可在叮咬部位上方轻轻拍打,或用食盐、酒精、烟油等撒在蚂蝗的身体上,蚂蝗就会放松吸盘,自行脱落。蚂蝗脱落后,将被咬伤处的污血用力挤出,再用清水洗净伤口。最好涂些碘酒,以防止伤口感染。如果出血不止,可用干净纱布包扎压迫止血。预防蚂蝗咬伤,下水前可在四肢皮肤上涂抹肥皂或防护油膏。


三   腹泻病人需要补充水和其他营养

腹泻病人可因腹泻严重身体缺水而死亡。因此,必须给腹泻病人补充水分,一直到腹泻停止。
补充水分的方法有喝“口服补液盐”溶液或糖盐水、米汤、开水、淡茶水、水果汁等,必要时,应当由医生“吊水”。
“口服补液盐”溶液是最好的口服补充水分的饮料。
“口服补液盐”为小袋包装药品,在药店、大商场、医院可以买到。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加入温开水,并搅匀。
糖盐水也是很好的补充水分的饮料。配制糖盐水的方法是:“啤酒瓶子作量具,四盖糖来半盖盐,再把一瓶开水添,搅匀放凉制作完”。
只要病人能把水咽下去,就要鼓励他多喝水。可以每次少喝一点,10分钟左右再喝1次。即使病人喝水后吐出,也要鼓励他喝水。如果病人腹泻严重,喝不下去水,就要尽快清医生给病人“吊水”。
肠道传染病病人因腹泻严重,营养丢失较多。应当适当给腹泻病人补充营养。
肠道传染病病人在患病期间,要尽量吃一些平时爱吃的容易消化的食物。每次少吃一点,尽可能多吃几次。食物能帮助病人停止腹泻。腹泻病人腹泻停止后,要注意多吃一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每天增加3餐-1餐。病情全部消失后,也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以补充患病时的损失。

 

四    管好粪便

粪便污染是引起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且可以引起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
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病人、带菌者,以及受感染的动物,会通过粪便排出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多种致病微生物。
粪便处理不当,没经过高温、发酵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里的致病微生物会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很长时间,随灰尘、蔬菜等到处传播。
粪便污染传播疾病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粪便→手→口→疾病。人的手最容易受污染。大小便时易受污染,接触泥土、劳动工具、书本、纸币等也可能受污染。吃东西前不洗手,或者没有把手(包括指甲缝)洗干净,就可能把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等致病微生物带进口中,引起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疾病。
粪便→苍蝇→食物→口→疾病。苍蝇喜欢到处乱飞,香的臭的都喜欢吃。苍蝇腿上长有许多毛,会把粪便以及被粪便污染的垃圾、污物、灰尘里的病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带到食物上;苍蝇喜欢边吃边吐,还会把吃进肚里的脏东西吐在食物上。吃了被苍蝇叮爬过的食物,就可能生病。
粪便→土壤→蔬菜、瓜果→口→疾病。使用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便作肥料,就会把粪便里的病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带到土壤里,使蔬菜、瓜果受到污染,或者直接污染蔬菜、瓜果。人在生吃蔬菜、瓜果的时候,如果没有洗净、消毒,就会把病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带进口内,引起疾病。
粪便→水→口→疾病;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便,很容易使水受到污染。如果饮用水不卫生,例如用受污染的水洗餐具,或者喝生水等,就可能把受污染的水里的病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带进口内,引起疾病。
粪便→土壤→皮肤→疾病。有些寄生虫,例如钩虫,随粪便污染土壤时,藏在土壤里。在人的皮肤接触土壤时,会迅速钻进人的皮肤,使人得病。
粪便→水→皮肤→疾病。有些病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例如钩端螺旋体、血吸虫等,随粪便污染水时,藏在水里发育。在人的皮肤接触水时,会迅速钻进人的皮肤,使人得病。
管好粪便,做到粪便无害化处理,就能有效地防止粪便污染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五  预防红眼病

红眼病也叫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传染性很强,在洪涝灾区容易发生流行。
红眼病的主要有红眼病病人传播。
红眼病病人的眼泪等分泌物含有大量的引起红眼病的病毒,如果和红眼病共用手帕、毛巾、脸盆,就很容易被传染。和红眼病病人共用理发用具或共同在游泳池游泳、在浴池洗澡,也可能被传染。如果手接触了红眼病病人污染的物品,也可能把病毒带进眼里,引起红眼病。
被传染红眼病以后,一般在2~7天左右发病。表现为眼睛红肿,怕光,有刺痒、刺痛或剧痛,眼泪等分泌物增多等。少数病人有低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严重者角膜可见点状混浊。
得了红眼病应尽快请医生治疗。红眼病病人用过的洗脸毛巾、手帕等要在太阳下曝晒或用其它方法消毒。红眼病病人在患病期间不要到理发店或游泳池、浴池去,以免传染他人。
预防红眼病,应养成经常洗手的卫生习惯,外出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并且要注意不用脏手、脏手帕、毛巾揉眼睛。要使用自己的毛巾、脸盆洗脸,用自己的手帕擦眼,并且经常洗晒毛巾、手帕。在红眼病流行期间,不要到消毒、管理不严的理发店或游泳池、浴池去,以免被传染。


六  预防乙脑

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侵犯儿童。
乙脑的主要是感染了乙型脑炎病毒的猪、马、牛、鸭、鸡、鹅等家禽家畜和人传播。
乙脑通过蚊子传播。蚊子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动物或人以后,可以终生带有乙脑病毒。带有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人时,便会把乙脑病毒传给人。如果被叮咬的人抵抗乙脑的能力弱,就可能得乙脑。
乙脑起病很急,病人可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嗜睡、昏迷、抽风、脖子硬等症状,病死率很高。病情重的病人治愈后,还可能留下瘫痪、失语等后遗症。
一旦出现高热、呕吐等乙脑早期症状,要立即到医院隔离治疗。
预防乙脑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减少蚊子生长繁殖和藏匿的场所,努力消灭蚊子。同时,要注意防止蚊子叮咬。同时,要管好猪、马、牛、鸭、鸡、鹅等家禽家畜,住房尽量离猪、马、牛、鸭、鸡、鹅等家禽家畜远一些。
没有接种乙脑疫苗的儿童,应当及时接种乙脑疫苗,增强抵抗乙脑病毒的能力。

 

七  预防浸渍糜烂型皮炎

浸渍糜烂型皮炎,俗称烂手烂脚,是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引起,抗洪救灾时容易发生浸渍糜烂型皮炎。
浸渍糜烂型皮炎表现为手指、脚趾缝的皮肤发白、起皱。病情严重时出现小水疱,糜烂,化脓,疼痛,瘙痒。
得了浸渍糜烂型皮炎后,要尽量避免在水中劳动。
如果因浸渍糜烂型皮炎引起皮肤糜烂、化脓,可以在糜烂处涂擦龙胆紫。如果病情较重,应当请医生治疗。
预防浸渍糜烂型皮炎的主要方法有:
    不要连续在水中劳动、玩耍时间太长。如果需要长时间在水中劳动,应当合理安排劳动时间。一般,在水中劳动1小时,应当上岸半小时。上岸后要保持手脚,特别是指缝、趾缝处干燥。还可以在下水前在手脚上抹一层油脂重、不伤皮肤防护油,例如凡士林等。
在水中长时间劳动以后,要将皮肤洗净、擦干,扑上干燥性粉剂,例如滑石粉、香粉等,或用明矾水或食盐水浸泡片刻,然后让它自然干燥。
浸泡手脚用的明矾水配制方法为:取半盆水(约2公斤),加明矾200克(约蚕豆大小的明矾30~40粒)后搅动,使明矾完全溶解后即可。食盐水的配制方法为:取半盆水(约2公斤),加食盐60克(约3汤匙)后搅动,使食盐完全溶解后即可。
有条件时,最好穿长筒胶靴、胶裤,戴胶皮手套。

 

八    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狂犬病的主要是感染了狂犬病毒的狗、猫、狐狸等动物和狂犬病病人传播。
被感染狂犬病的动物或人抓伤、咬伤,就可能被感染;皮肤粘膜或皮肤的破损处间接接触感染狂犬病的动物或人的血液、唾液,也可能被感染。
感染了狂犬病毒以后,可能长时间不发病。发病以后,怕光、怕水、怕风、吞咽困难,直至全身痉挛、麻痹、死亡。目前,还没有治好狂犬病的方法。
狂犬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狂犬病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单位和家中饲养的狗要注射狂犬疫苗。在规定限制养狗的地方,要经过批准以后才能养狗。
2、防止被狗咬伤。未注射过狂犬疫苗的狗,即使看起来是健康的,如果它曾经和其他的狗、猫等动物接触过,也有可能感染了狂犬病毒。
3、对疯狗(狂犬)或疑似疯动物要尽快捕杀。疯动物的尸体应焚烧或深埋,不能吃。
4、被疯动物或狂犬病病人抓伤、咬伤,或皮肤粘膜、皮肤的破损处间接接触了疯动物或狂犬病病人的血液、唾液,或被疯动物隔着衣服咬伤或只留有牙印,都要立即用水冲洗受伤或污染处。一般,要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后,再用碘酒涂擦。同时,尽快到卫生防疫站或医院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狂犬病疫苗。